“按压、按压,速度再快一点!”60名小学生迅速地做着心肺复苏,表情都十分严肃认真……别紧张,并非有人胸痛或昏迷,5月26日,由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全国急救与复苏分会主办的“急救复苏演练暨小小医生体验”公益活动在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举行,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有关生命的课程。
孩子学得认真家长听得认真
当你在家里遇到爷爷奶奶晕倒,该怎么办?很多小朋友可能只会急得哭,但如果他懂得还是的急救知识,情况可能就会不一样。
参加此次体验活动的孩子来自医院附近小区,大多是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小学生,听闻有这样一个公益活动,纷纷自愿报名。
“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前列只手上。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再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全国急救与复苏分会常委唐维海边说边教孩子们说,按压每次钟要100次,下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孩子们都很有兴趣地跟着学,连一旁的家长也听得认真。
理论讲完后,孩子们就开始实操了,每个人身下都有一个“假人”。
“将一支手的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上,也就是两乳头连线正中间,快速用力按压……”伴随着老师的口令,大家都使出了浑身力气。
活动收到家长点赞
“这个动作对不对呢?”在急救复苏演练后,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马玉龙点开一副有意思的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小孩在挖鼻孔,“不对!”孩子立马回答道。
“太聪明了,因为这样有可能会流鼻血,”马玉龙幽默的话语逗得孩子们哈哈直笑。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孩子本来就想当医生,正好趁这个机会让他体验一下,这次在马玉龙主任的带领下,确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孩子有收获,我们做家长的也很高兴。”市民陈女士说,孩子今年7岁,从小就有一个医生梦。
另一位家长黄女士则说,“这次的体验很棒,不仅活动棒,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很好,他们还会纠正孩子们错误的急救姿势。”她说,孩子还小,可能无法比较可以掌握急救知识,但家长在旁边学会后可以在家里教他们,也是一个好的引导。
渔船上的女孩体验小医生
在众多小学生中,9岁的宋红艳很显眼,她听得很认真,不自觉地跟着比动作。
宋红艳就是前段时间媒体报道过的渔船上的女孩,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小红艳就住在船上。因为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所以她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医生。
了解到小红艳的故事后,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邀请小红艳来参加此次小小医生体验活动,并且将其爷爷接来医院将为其免费治疗。
“当医生真好,我想给爷爷奶奶治病,”小红艳懂事地说,她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一名医生。
相关链接: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4月发布的公民卫生应急素养条目中,前列条就强调“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公民应主动学习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家庭常备应急用品。”
然而,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公众急救技能培训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美国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普及率达25%;瑞典45%的公众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澳大利亚有50%的公众接受过急救培训;日本的学生中急救培训普及率高达92%。但我国公众急救培训普及率还不到1%。
正因如此,公众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应从小抓起。